广州市协作办公室2018年度新闻发布会
会议主题:广州市政府部门定期新闻发布会2018年第21场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14日10:00
会议地点:广州市新闻中心
主持人(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副调研员谢笑涛):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是市政府部门定期新闻发布会2018年21场。我们很高兴邀请到市协作办廖育勋副主任,有请市协作办廖育勋副主任介绍协作办今天的工作情况和主要亮点,有请。
廖育勋(市协作办副主任):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感谢广大新闻界朋友们对广州市协作办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现在我就今年我办工作的主要情况、主要亮点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一、聚力攻坚,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有新成效
按照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从2016年9月起,广州开展对口帮扶贵州省毕节、黔南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截至目前广州市已安排帮扶资金9.29亿元,选派33名干部长驻帮扶地开展扶贫协作,协助当地培训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约8900余人次,共引导165家企业到毕节、黔南投资,实际完成投资额55.37亿元,计划带动就业脱贫7830人,覆盖5万多建档立卡贫困户。广东与贵州签订的《2018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中各项主要指标已完成。
一是深化产业合作。围绕“助货出黔”“粤客游黔”“粤资投黔”扶贫协作模式,整合优势资源聚力把毕节、黔南建设成为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农副产品产供地、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地。今年以来引导47家广东企业到两地投资,新增实际投资27.81亿元,新增吸纳贫困人口就业1411人;广东地区销售毕节、黔南绿色优质农产品6.38万吨、7.42亿元;广东籍到毕节、黔南过夜游客为20.94万人次,同比增长35%。
二是强化人才支持。广州先后安排33名党政领导干部、293名专业技术干部到两地挂职,两地共选派103名党政领导干部和261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广州挂职学习;广州与两地165对学校、41对医疗单位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
三是加强劳务协作。协调组织10个区的人力资源市场与两地结对县组织专场劳务招聘会,设立“劳务协作工作站”并投入运作,在两地选点建设劳务人才培训基地、开设精准脱贫班。今年广州转移两地345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到广东省就业,帮助两地495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四是动员社会力量。协调广州各类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先后捐款、捐物折合4500多万元。
五是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共有201个街镇、社区、相关部门、企业与两地贫困乡镇、村结对并开展各种帮扶活动。
二、固强补弱,省内精准扶贫工作有新亮点
扎实抓好对口帮扶梅州、清远477个贫困村的省内精准扶贫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6.657亿元,帮助转移就业人数21809人,贫困户脱贫率已达83.68%。
一是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注重巩固现有产业,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项目,着力打造特色拳头品牌。共引进产业化组织743个,吸纳15866户贫困户;建设资产性收益项目866个,投入资金5.75亿元,参与贫困户22957户;发展小额贷款项目448个,3949户贫困户获得贷款1.2亿多元。
二是积极助推就业脱贫。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快推进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加强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鼓励和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创收。
三是推动政策兜底落地。目前两地贫困户人口84466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对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实现了应保尽保;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毛入学率达99.58%,落实贫困户子女教育资助15433人;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9618户。
四是统筹推进示范村建设。坚持把精准扶贫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结合起来同步推进,认真开展“一相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务服务水平,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目前,已建成村道1266公里,200人以上的自然村道硬底化率达到99.21%;476条村已基本完成编制新农村示范村整治创建规划。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贫困村饮水安全率达到100%,供电、通信、网络实现了全覆盖,村村有文化活动场所、村村有标准化卫生站,垃圾初步实现集中收运。
三、聚焦民生,对口支援工作有新进展
着眼广州对口支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与西藏波密县、四川甘孜州、重庆巫山县的联系沟通,扎实开展援藏干部队伍建设、民生帮扶、旅游帮扶、产业帮扶等系列工作,严把援建项目关,努力打造对口支援工作“广州品牌”。2018年,广州援藏财政援助资金1.32亿元,主要用于民生援藏、产业援藏、智力援藏;支援四川甘孜州帮扶资金0.90亿元,主要用于炉霍、色达、新龙县的贫困户住房改造、医疗卫生、学校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援建项目;对口支援三峡库区重庆巫山县财政援助资金共0.0695亿元,主要用于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移民新区公益事业等民生项目建设。
四、务实推动,国内区域合作有新力度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发展战略,聚力推动广州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全力推进泛珠区域合作和高铁经济带城市合作。加强与合作城市间的互动往来和经贸交流,互相参加相关平台会议,研究和协调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文旅交流、农产品产销、产业转移和民生保障事项等重要合作事项落实。“第十四届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市长联席会议”,拟于今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广州召开。我市作为本次会议承办方,将精心组织、扎实做好筹备工作。通过联席会议平台,泛珠省会城市将围绕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认真谋划和推动开展泛珠深度务实合作。
二是积极拓展友城合作。组织企业赴外省城市开展经贸合作交流考察,协助国内兄弟省市政府机构来穗举办各类招商引资推介会活动,进一步扩展友城合作空间,着力打造务实高效的友城交流合作体系。
三是着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协调国内友好地区和部门,协助广州港集团拓展内陆无水港建设,今年先后与昆明、大理、营口和齐齐哈尔等3个城市进行对接洽谈,达成了协同推进无水港建设的共识。
五、积极推动,对口合作有新突破
自2017年11月我市与齐齐哈尔市签署对口合作框架协议以来,注重突出重点,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对口合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推动交流合作。围绕加强产业互补发展、对接协作等方面,务实推动合作。今年以来牵头组织我市各相关委办局、企业、商会、协会共11批次赴齐齐哈尔市开展对口合作考察,协助齐齐哈尔市党政机关来穗开展合作考察12批次;协同齐齐哈尔市在穗成功举办“花城鹤舞合作共享”齐齐哈尔-广州对口城市推介会,邀请200多家企业代表参会,签署了23个项目合作协议,协议金额超过10亿元;协调恢复开通齐齐哈尔—广州航线。
二是推动产业合作。完善两市对口合作机制。坚持把文化旅游、农特产品产销和制造业等作为合作重点。目前,两市在文旅小镇建设、内陆港建设、食品加工、商贸物流等32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三是推进人才交流。协调安排齐齐哈尔市干部来穗挂职交流,积极做好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骨干医务人员等专业人才的交流挂职培训。我市在齐齐哈尔举办招商人才、科技企业孵化人才、工商系统干部等培训,培训各类人才干部共450余人,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廖主任,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提问的记者请举手示意。
广州日报:我想请问一下市协作办的廖主任,就从您刚发布的情况获悉,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将于12月19日在我市举办,您能否详细介绍下本届泛珠城市市长联席会议的相关情况?
廖育勋: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第十四届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再次由我市承办,将于12月19日-21日在东方宾馆举行。这个市长联席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区域合作交流平台,这个会议有九个省会城市(福州、南昌、长沙、广州、南宁、海口、成都、贵阳、昆明)和中国市长协会联合主办,九个省会城市轮流承办,每年一届,由九个城市市长率团参加,并特邀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级官员参会,迄今已举办十三届。
自2004年以来,九市之间政务和经贸往来频繁,可能说是中国这种往来和交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内涵不断深化,合作水平不断提高。这一次十四届联系会议是广州第三次承办此会议。原来我们有一个机制就叫九个省会城市轮流举办,那广州现在是第三次大家一算也知道广州办得比较多了,我们今年一共才十三届广州办了两次,加上这个十四届第三次。这次会议他们确定了一个主题本次会议将以“走进新时代面向新泛珠融合大湾区”为主题,我们提出了大湾区的国家概念,所以我们这次把这个作为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之下,我们计划推动七个领域的发展,这七个领域是积极推动农特产品产销、文化旅游、社会信用体系互联、智慧城市建设、健康医疗、社会民生保障和会展业这7个领域我们将努力在这七个领域达成共识,相关成果将在本届会议上以“会议宣言”的形式予以明确。
第十四届会议市长联席会议意义重大、使命非凡,规格很高、主题突出,机遇良多、影响深远。广州将切实担起“东道主”之责做好东道主,真正将这次会议作为展示广州、展示广东、展示泛珠的窗口,全面提高广州的知名度和美誉。
主持人:谢谢发言人,谢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