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作动态 > 对口帮扶

广黔协作:广州援建“澡堂计划” 让大山深处的孩子感受到广州温度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30 17:14:16 点击数:-
字体大小 > A A A

    “冬天有了热水洗澡,孩子们不仅免去了生冻疮的烦恼,还比以前更自信了。”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民族小学校长石宪平,亲眼见证了“澡堂计划”带给学生们的改变。

    日前,黔南三都首期“澡堂计划”项目竣工仪式举行,粤黔协作工作队广州工作组组织广州爱心企业(人士)共捐赠79.4万元,在三都县的打鱼民族学校、都江民族小学、羊福民族学校、高硐小学和大河中学5所学校建起了热水澡堂,惠及住校生2917人,切实为寄宿留守儿童解决了洗澡难问题,让远在千里之外的黔南孩子们,感受到了“广州温度”。

    让每个寄宿学生都能洗上热水澡

    终于有热水洗澡啦!阀门打开后,都江民族小学的澡堂喷头里涌出了温暖的热水,孩子们欢呼雀跃。都江民族小学位于三都县东片区的都江镇,距离三都县城有35公里,学校周边山峦此起彼伏,河谷纵横,有“地无三尺平”之称。受地理条件所限,许多孩子从小学一年级便开始寄宿,今年入读一年级的小韦同学便是其中的一位。

    “小韦的父母外出打工,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从学校回家,乘车都需要一个多小时,十分不便。”王恩霞是小韦的语文科任老师,据她介绍,此前由于学校生活设备相对简陋,没有修建热水管道,尤其是在冬天,住宿学生手脚生疮,又痒又痛,学校只能买来膏药为孩子们缓解疼痛。作为老师的王恩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今年4月底,粤黔协作工作队广州工作组和黄埔三都工作小组深入三都都江民族小学等大山深处的学校实地开展走访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工作组发现,近年来,三都教育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但许多寄宿制学校却缺乏热水澡堂,在学校“洗上一个舒服的热水澡”成了孩子们的奢望。

    看到孩子们热切的眼神,听到孩子们提出希望建设澡堂的心声,粤黔协作工作队广州工作组会同三都县教育局全面核查,主动作为,一场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的“澡堂计划”在三都拉开序幕。

    “澡堂计划”见证广州社会帮扶磅礴伟力

钱从哪里来?澡堂怎么改造?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加快改善学生洗浴环境,广州工作组积极发动广州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三都“澡堂计划”改造。

    一方面,工作组对全县中小学校澡堂配置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摸查。经统计,2021年,三都全县有小学90所,在校生36109人;初中14所,在校生15064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合计104所,在校生51173人。其中,寄宿制学校56所,寄宿学生29369人,占在校学生的57.39%。在这些学校中,仅有1所学校建有同时容纳3人以上且有稳定热水供应的学生澡堂。

    另一方面,广州工作组迅速对接广州爱心企业和个人,寻求“澡堂计划”资金支持。广东省封开县殷勤石料公司、广州市天河区海铭工业区积极响应,将10万元现金点对点捐赠给了都江民族小学;奥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打鱼民族学校捐赠15万元。广州华医小镇、广州市中创殷勤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基金也纷纷伸出援手。广州力量不断汇聚,澡堂计划见证了社会帮扶的磅礴伟力。

资金齐备了,澡堂也如火如荼地建设起来。8月10日三都县5所项目学校获立项批复;8月中旬,中标公司进驻项目学校开工建设;11月2日,5所学校“澡堂计划”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前后仅仅相隔不到3个月的时间,终于赶在寒冬到来之际,让孩子们享用到了温暖的热水澡堂。

    据了解,第二期“澡堂计划”项目将在三都县中和中学等10所中小学寄宿制学校继续推行,预算资金约150万元,所需资金均来自广州社会帮扶,计划建设工期90天,将惠及10所学校的3615名住校生。


相关稿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