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工商联“七抓七促”助力罗东村加快脱贫奔康
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新时期三年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广州市工商联对口帮扶清新区禾云镇罗东村,为了加快这条地处偏远、贫困面广、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普通的贫困户加快脱贫进程,帮扶单位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助力脱贫进程进入快车道。主要做法如下:
一、抓机制建设,促作用发挥。成立广州市工商联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张镜初任领导小组组长,11位企业家会领导和分管扶贫工作的尹宏亮副主席分别任执行组长或副组长,其他驻会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扶贫办公室负责联络扶贫干部,为驻村干部“前哨”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定期编印扶贫工作简报,宣传扶贫工作,不断完善机制建设,保障扶贫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二、抓示范带动,促全员参与。针对有些贫困户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不强,“等、靠、要”思想偏重等难点,在贫困户中选出劳动力基础相对较好,靠自身劳动实现脱贫积极性高的家庭作为标杆典型,优先加以扶持,打造成“有志者,先脱贫”的标杆典型,并在全村进行推广,做到脱贫有示范,追赶有目标。比如有一户贫困户,经工作队牵线搭桥,在附近农庄务工,月增加收入2400元,并学习掌握了火龙果种植技术,在家开始试种,脱贫前进一片大好,调动了很多贫困户参与劳动的积极性。
三、抓培训引导,促素质提升。9月26日,在村里举办了一期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班,邀请清新区好管家学校的老师,培训贫困户劳动力的家政服务技能,有15人参加培训。11月24日,举办农业技能培训班,针对村沙糖桔种植面广,邀请专家讲授沙糖桔黄龙病与黄化病的区别,近80名村民参加培训,提升了贫困户和其他村民的种植技能和转移就业的能力素质。
四、抓平台建设,促产销结合。一是搭建网上销售平台。协助1名贫困户青年开展电商创业,开通微店,并与扶贫公众号关联,工作队帮助推广,销售村里的农副产品。二是搭建农企对接平台。会领导带队拜访广州肉菜市场协会、广州市海味干果行业商会等团体会员洽谈对接销售罗东村产业扶贫项目的农产品,通过解决好农产品销路问题,让产业扶贫有准头,村民脱贫有盼头。
五、抓规划引领,促帮扶有序。单位20多人次到罗东村实地调研,了解村情民意,研究帮扶工作思路,指导开展帮扶工作。驻村干部通过登门拜访、集体座谈等方式先后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自然村村长、村民代表、贫困户等300多名村民进行交流。在充分调研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制定了《广州市工商联帮扶罗东村脱贫攻坚三年总体规划》及年度帮扶计划,经先后征求村两委和镇扶贫办意见后,并报帮扶单位主席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作为今后帮扶工作具体指引。
六、抓环境改善,促村容提升。自结对帮扶以来,帮助拓宽村主干道、建设污水处理池,帮助村委会建设党员活动中心。协助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年底前可完成11户危房改造,100%完成今年的危房改造任务。走村入户期间,村民普遍反映,村里没有路灯和文化广场,夜间出行不便,缺少文体休闲的场所,驻村干部向帮扶单位反映后得到帮扶单位的支持,在村主干道实施太阳能路灯建设,共建了131盏路灯,27个自然村全部惠及,不落下1个村小组。在村中心建设村内第1个文体休闲广场,带动群众文体休闲生活不断改善。
七、抓产业带动,促长效脱贫。帮扶单位始终将实施产业帮扶作为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主渠道。为了发展适合村情、风险小、收益稳定、见效快的项目,驻村干部多次实地调研,了解村的自然资源环境,土地分布情况,多次拜访天农公司、林中宝、天源农业等当地农业企业,以及香樟基地、芦笋基地等调研,了解合作模式,探索以公司带动贫困户的有效途径。目前在村里开展百香果种植的方案已得到单位批准,近期与天源农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种植百香果的合作社正在成立,将产业基地打造成示范带动、技术培训的平台基地,带动有意愿的村民积极参与、主动跟进、加快脱贫。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