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医疗,助她走出生活的漩涡——记广州市黄埔区卫计系统精准扶贫工作
“谢谢你们这么好!”看着来探望他们的金伊君局长等人,邓凤霞反复重复着这句话:“现在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带大四个女儿,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
遭遇不幸,在生活的漩涡中徘徊
黄砖灰瓦,一室之居——这是年已46岁的邓凤霞曾经的居所,在清远市一个名叫瓦潭村的贫困山区,她与丈夫及四个女儿长期住在一个只有十几平方的屋子里。邓凤霞与丈夫朱某最终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夫妻俩一起外出打工,四个女儿留守家中。而后的数年间,为了给孩子们建造一个安稳、舒适的家,夫妻两先后辗转珠三角地区,在数年间省吃俭用,终于在2010年,他们拿着微薄的存款与借款欣喜地盖起了新房,一家六口终于不用再挤在一个房间里生活,女儿们有了一个安稳、舒适的家了!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12月19日,丈夫在跟车卸货时突发脑出血,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听着电话,邓凤霞愣住了,他们的一家之主、他们的顶梁柱,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这些离她很遥远的词,在此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击痛她的心——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她无数次痛哭流涕,身体不堪打击,病倒在床。
但生活仍在继续。父亲去世、母亲缠病、债台高筑,时读高中的长女在种种压力之下,毅然决定辍学外出打工,扛起这一家的责任。是女儿的坚强唤醒了沉痛中的邓凤霞,她收拾好心情,前往顺德寻找工作。
2014、2015年,因早年过于省吃俭用,邓凤霞的身体不堪重负,先后两次住院治疗。但这已不能击垮她。如今的邓凤霞一家生活虽困难却一直自强不息,她们从未放弃!2016年至今,经过自身的拼搏,因盖房而欠下的七万巨款及邓凤霞先后两次手术花费的借款皆已还清。因此,当黄埔区卫计局的领导在帮扶过程中问及她们的需求时,她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治好影响小女儿生活自信的拇指多指症。
医疗救助,托起明天的自信和希望
2016年8月24日,黄埔区卫计局金伊君局长、王江枫副局长带队前往清远市瓦潭村,探视邓凤霞一家情况,倾听她们的需求。谈及小女儿的拇指多指症,邓凤霞握着拳头示以扶贫组,说道,“她怕被同学们看到,每次都是这样把拇指藏起来”“同学们也会笑话她。”天生的拇指畸形使她变得自卑,继续下去,对她的性格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改变刻不容缓。金局长当即想起,系统内的黄埔区红会医院在手显微外科上有一定造诣,是否可以由他们来完成邓凤霞和女儿的这个心愿呢?
事不宜迟,2017年1月10日,黄埔区红会医院周道平书记带着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医学技术的手外科郭大强主任等人亲自前往瓦潭村进行慰问,并就朱淑芬拇指多指切除手术方案进行讨论,确定了手术行程及日期。
1月11日清晨,为照顾从未来过广州、不识交通的邓凤霞一家,医院工青妇负责人跟车前往清远,将邓凤霞母女3人接至医院,当天上午即为朱淑芬行多指切除手术。随后,医院工青妇委人员为她们安排免费食宿,细心照顾,并外出购来牛奶、水果等帮她们补充营养。12日,在邓家小女儿术后情况稳定后,周书记还细心地提醒医院科室,利用现有的医疗条件为她们做身体例行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随后,医院妇产科为邓凤霞行妇科检查,皮肤科为有皮肤白斑症的三女儿诊治,并为其开了医嘱及免费用药。几天来,医院在生活与治疗上都给予了她们精心、细致、全面的安抚与帮助,同时,考虑到她们家的困难,医院此次手术及各项检查皆不对其收费,充分满足她们在医疗上的需求。
1月13日,时刻记挂着她们的卫计局金伊君局长、王江枫副局长来院慰问邓凤霞母女并送上慰问金。金伊君局长与王江枫副局长亲切的与她们进行交谈,询问病情与家庭情况,鼓励他们自强不息,让生活越来变越好。
1月15日,确保手术安全成功、无术后无感染情况后,医院院长亲自驱车将邓凤霞母女三人送回了家中。
精准帮扶,新黄埔“基本医疗”助推
2016年5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计划,对对口帮扶地区清远市阳山县35个相对贫困村展开全方位的扶贫工作,拟于2018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相当于该省平均水平。
此次对邓凤霞家庭的医疗帮助是“精准扶贫”成果的有效展现,驻村干部通过调查走访,对邓凤霞一家制定了在生活方面予以“产业扶贫”与“低保金”项目资助;在教育方面予以“教育扶贫”项目资助的扶贫对策,除外,在医疗方面,黄埔区卫计局对有基本医疗需求的阳山县黎埠镇升平村的贫困家庭实施展开资助,保障了对口贫困家庭的基本医疗服务,满足了扶贫地区人口的医疗需求,并为黄埔区卫生系统下一步的医疗帮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为阳山县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