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美村进行首场梅县区“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百姓宣讲活动
7月4日,围龙讲堂•“学讲话、讲故事、谈感受”百姓宣讲活动在梅南镇水美村举行,张正学、王笑茹、黄雄安三位梅县区百姓宣讲团成员进行了首场宣讲。活动现场为首批梅县区百姓宣讲团成员,“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宣讲员颁发聘书。随后,参加活动人员参观了梅南镇水美村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新时代文明传习所和东江工农红军总部,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梅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理昌参加活动。
张理昌同志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强调,百姓宣讲活动是梅州梅县区打造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文明传习所的重要手段,也是共建融合开展讲习活动的有效尝试。通过开展这一系列活动,梅县区将逐步实现:一是建立一支群众宣讲志愿队伍。不断发掘有感人故事、善讲好故事的基层干部群众,充实宣讲队伍,讲好身边故事、讲好梅县区故事;二是讲好一堂生动的讲习课。从小切口入手,通过百姓讲、讲百姓、百姓听的方式,将宣讲内容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融合起来、与群众身边向善向上的事情联系起来,以“小故事”呈现“大主题”;三是打造一场客家城市文明的接力赛。打通线上线下资源,利用媒体的声音、自媒体的平台等各种方式传递梅州、梅县区的文明。
“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宣讲员还特聘不了水美村扶贫干部张正学,他是广州市委统战部派来的,他结合自身在参与水美村精准扶贫,把水美村从一个省定贫困村逐渐帮扶成新农村示范村到梅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蝶变经历和感受,带来了接地气的宣讲,赢得了在场干部群众的点赞,打响了此次百姓宣讲活动的“头炮”。
他讲述了精准扶贫的“十子连心专注用心用情,打开水美致富路”的精准脱贫感人故事,讲了许多故事,用“述贫法”来精准识别贫困户,用“多干多得,奖勤罚懒”的奖励办法等制度扶贫来激励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结合,用“仁义礼智信善孝”作为自然村的核心要义,还给村民发放家风牌,组织孩子们诵读《弟子规》等,结合村的实际开展党员带富活动及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等,制定村规民约,纯洁文明村风,提升脱贫质量等故事。“今天的活动很接地气,讲的都是很实在的东西,比如关爱空巢老人、资助贫困孩子、邻里和睦相处等很多事例和道理,都很在理。百姓的故事通过百姓讲出来,百姓都听得董、乐意听、也容易接受。”村民曾燕说。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