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协作动态 > 对口帮扶

基础先行铺就致富坦途——广州黄埔区对口帮扶清远阳山县青莲镇南塘村工作纪实

来源:市协作办 发布时间:2019-04-02 06:39:47 点击数:-
字体大小 > A A A

 开炸石壁长700米、高20米,开炸石方20000立方米,工期10个月,4公里石山羊肠小道变成宽4米可通大卡车的路模,三个自然村700余名村民告别百年摆渡的历史……

这一串串数字里面,饱含着清远阳山县南塘村连州坪片区多少代人的祈盼,只有世世代代生活在连州坪片区三个自然村的村民体会最深。

敢问路在何方

连州坪片区由阳山县青莲镇南塘村下辖的孙屋、马屋、何屋三个自然村构成,位于阳山县小北江青莲段南岸一个狭长而闭塞的地带上。前面是宽近200米的小北江,后面是高达100米的陡峭石山,左右两侧被紧挨江水的陡峭石壁阻隔。唯一与外界相通的是一条长4公里的羊肠小道,其中有700米是被村民称为“羊不走”的小栈道。小栈道一边是石壁陡峭的岩层,一边是深不见底的江水,人走人惧,羊爬羊怕。且途经这里到镇里购物要绕行28公里。所以,虽一江之隔,但隔江如隔世。

连州坪片区被村民称为“羊不走”的小栈道

连州坪片区被村民称为“羊不走”的小栈道

一直以来,村民出行只能依靠小竹排或小船等工具摆渡。行路难、就医难、读书难、就业难、结婚难、购物难、建房难等实际问题不知困扰了多少代村民。不少村民因此而世代生活在贫困之中,三个自然村贫困率达14.5%。有的产妇或患重大疾病的病人因行路难、就医难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早逝。因行路难、上学难和贫困问题,也导致许多学龄儿童的上学梦破灭。

世世代代的连州坪片区村民何尝不向往交通便利的出行条件和富裕的美好生活?他们也想早日脱贫致富,他们祷告过、希望过、努力过,但贫困的阴霾的一直笼罩在头上。

就拿连州坪片区出行的路来说吧。50多年前,村民就讨论过打通到南塘村的道路问题,此后,又不知讨论过多少次,但终因村民普遍贫困、无力自筹,当地政府财力不足,以及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等原因而导致修路梦想破灭。

“谁愿意穷啊,但是我们没办法,不知哪年哪月才有出头之日啊!”三年前,村民们经常无奈地这样说。

想当初,连州坪片区村民为了脱贫致富,有的背朝黄土当午挥汗,有的背井离乡长年不归,有的烧香拜佛求神保佑,有的绝望无助甘愿认命,甚至有的冒险去走邪门歪道……

然而,这只是南塘村的一个缩影。连州坪片区如此,整个南塘村又何尝不是如此啊。行路难、就医难、读书难、就业难、结婚难、购物难、建房难等等,是南塘村下辖21个自然村自有历史以来就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他们脱贫致富路上的一只只“拦路虎”。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路通财通”。但,路到底在何方?梦想几时成真?

告别摆渡历史

这是一个注定要写入南塘村脱贫致富历史的大事件。

20171117日上午,随着从“羊不走”栈道响起的一阵阵“轰”“轰”“轰”爆炸声,标志着连州坪片区村民盼望已久的劈山修路战斗正式打响。

百年祈望啊!在现场观看开工的村民们个个眼里噙着眼花。这眼花的背后,饱含着梦想即将实现的激动、喜悦之心情,饱含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激、感恩之情意。

谈起劈山修路的战斗筹备过程,村民们津津乐道。

“我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年,从未去过县城,去镇里也只有十几次。交通太不方便了。路修好后,我就可以到县里、到市里看看是什么模样了。当时,一听说工作队把修这条路纳入扶贫计划,我心里就想,嘿,这回有戏。”80多岁的孙大爷开心而又风趣地说。

“以前,我们逢年过节都去烧香拜佛,希望神明保佑我们过上好日子,希望大路能修到我们家门口,但几代人求了上百年,别说过上好日子,连出行的便利条件都得不到改善。还是共产党好啊。共产党才是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好事的‘神’!”70多岁的老村长马大爷更是深有感触。

他们知道,自从20165月广州扶贫工作队进驻南塘村以来,工作队为他们修筑致富路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或许,村民们说不出驻村工作队是由广州市黄埔区哪五家对口帮扶单位派驻的,但他们知道,这是党和政府派来帮他们脱贫致富的。

“难,太难了!”回想起当初计划筹备修路阶段,驻村工作队队长梁小瑾感慨万千,“当时只想着把路修好,而没有过多地考虑能不能筹集到足够资金的问题。因为这里的经济太过落后,不少村民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甚至难以养活自己,当地政府财力又捉襟见肘,而修路资金预计要100万元。”

怎么办?开弓没有回头箭!再困难也要上。因为,不把“羊不走”栈道变成通途,意味着连州坪片区700余名村民将继续在贫困道路上走下去,继续与外面的精彩世界隔绝下去。

为此,驻村工作队、村委会积极向青莲镇党委政府以及对口帮扶单位汇报,青莲镇党委政府及对口帮扶单位主要领导还多次到现场勘查研究,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大力支持!

有了各方共识,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趁热打铁、迎难而上,不怕磨破嘴皮子,不怕跑烂鞋底子,不怕热脸贴冷屁股,不怕上门吃闭门羹,发扬“钉钉子”的精神,翻山越岭、挨家挨户上门发动村民自愿捐款,并积极向社会各界、当地政府及对口帮扶单位争取资金支持。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还身体力行,带头捐款近万元。沿路村民还无偿让出土地,没有一个村民提出青苗补偿要求。

经过艰苦努力,终于集腋成裘。

201710月,面向社会各界筹集的第一期建设资金35万元到位,其中村民自愿捐资达25万元!

20171117日,劈山修路战斗打响第一炮!

201712月,由帮扶单位筹集支持的第一期10万元资金到位!

2018上半年,由对口帮扶单位筹集支持的第二期、第三期资金共计40万元先后到位!

资金有了保障,修路战斗顺利推进……

20187月底,长4公里、宽4米的路模基本开通。

201883日上午,随着一辆满载生产物资的驻村工作队工作用皮卡车缓缓驶入,标志着历经艰苦卓绝修建的连州坪公路正式实现通车。那一刻,前来观看通车的村民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激动和喜悦的欢呼声,有的村民还自发在现场燃放鞭炮庆祝。

“羊不走”栈道修建成连州坪公路后,东面可与正在扩宽中的南塘公路连接,全南塘村东西走向约14公里的道路将全线贯通;西边可与青莲镇另一个行政村——峡头村连接,彻底结束了连州坪片区3个自然村700多人靠摆渡出行的历史,开创了青莲镇南岸所有行政村通路通车的新篇章!

已修建成路模的“羊不走”的小栈道

已修建成路模的“羊不走”的小栈道

★筑梦路上基础先行★

南塘村位于阳山县青莲镇南边,距青莲圩镇3公里,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2亩,辖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115845人,是青莲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村委会隔江(小北江)300米的对面是青莲镇政府所在的墟镇,陆路到墟镇要绕行18公里。村民平时往返墟镇主要靠渡船。

在阳山县35个贫困村中,南塘村是扶贫工作任务最艰巨的村之一:贫困户126户,户数在全县排第五、在全镇排第一;贫困户分散程度在全县排第六;由于地处全县海拔最低处,是每年必遭洪涝灾害的少数几个村之一;是全县交通最不便利的少数几个村之一;是全县中小学生上学路程最远的少数几个村之一……

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南塘村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走进这个基础设施异常落后的行政村,你会有恍如隔世之感。

20165月,黄埔区委区政府确定黄埔区司法局、黄埔区直机关党工委、黄埔区妇联为南塘村对口帮扶单位;201711月,黄埔区委区政府又加大对南塘村的对口帮扶力量,调整增加黄埔区文广新局、广州开发区企建局为责任单位。

在扶贫工作队进驻南塘村伊始,对口帮扶单位就会同驻村工作队、青莲镇党委政府深入南塘村进行调研,确定在按上级要求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前提下,按照“基础先行、重点攻坚、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给南塘村量身制定脱贫计划,通过采取自筹资金的办法,实施一系列的振兴南塘村工程。

连州坪片区“羊不走”栈道的攻坚战就是其中一个重点工程项目。而南塘公路同样是南塘村脱贫致富路上的一只“拦路虎”,一样是重点攻坚项目。

说是公路,其实仅仅是一条长达7公里、宽只有3.5米的乡道,也是南塘村唯一通往外界的陆路,且有一条农田灌溉槽横跨在道路2.6米高的上方。大巴车、大卡车进不了村,村里所需生产物资及日常生活用品,只能靠小货车及摩托车运送。“出行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南塘村1000余户村民,解决这个问题是村民几代人翘首以盼的梦想。

“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问题,”驻村工作队队长梁小瑾说,“这条路扩宽到5.5米并铺上水泥路面,要150余万元,广州市黄埔区政府下拨的专项扶贫资金一分一毫也不能挪用到这里来,必须要靠自筹来解决。”

怎么解决?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决定采取“三个依靠”:依靠发动社会力量捐助一部分,依靠当地政府解决一部分,依靠对口帮扶单位支持一部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梁小瑾说,“当时,我和村干部跑了多家当地企业,没有一家企业响应,企业毕竟以营利为目的。没办法,最后只能依靠当地政府和对口帮扶单位来支持解决。”

2017年底,工作队将南塘公路扩宽工程方案递交给镇政府和县交通局;20184月,县交通部门将南塘公路纳入全县贫困村窄路基路面拓宽改造示范工程,按每公里25万给与奖补。

有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村民们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积极投工投劳,按照“用地不补、青苗不补、建筑物不补、出工不补”的“四不补”原则,为扩路工程提供最大的无偿服务。

20181120日,南塘公路拓宽工程全部完工,全村5000多村民“出行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2018年11月完成拓宽工程的南塘公路

2018年11月完成拓宽工程的南塘公路

无像样的公共服务场所、无购物商店,也是一直困扰南塘村的一大难题。

村里原来有一栋两层楼100多平方米的公共服务站,建于80年代初,早在5年前就被政府相关部门鉴定为危房。而商店哪怕是卖油、盐、米的小店则一直没有,村民购物要么定时等摆渡到江对面市场,要么绕行十几二十公里。村民遇有急病,往往耽误了救治时间。

五家对口帮扶单位深知,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不管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求学出行购物看病,这些都是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也是关乎民心民生的大事。

“无像样的公共服务场所、无购物商店的问题不能再拖了,村民们等不起。”五家对口帮扶单位在联席会议上形成了一致意见,并指导驻村工作队制定了南塘村综合服务站和便民超市建设规划,为南塘村构建了又一幅推动乡村发展振兴的基础设施建设蓝图。

2019年1月建成的南塘村综合服务站

2019年1月建成的南塘村综合服务站

20179月,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集便民超市、农贸市场等功能于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建成,基本满足了村民日常购物需求,解决了农产品定点外销问题。同年10月,由五家对口帮扶单位筹集资金的南塘村综合服务站拆旧建新项目开工。20191月,一栋高3层、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集公共服务、农村金融、电商服务、培训教育等功能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站矗立在村民们面前。该服务站不但能为南塘村村民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还惠及周边大洞村、柳塘村近万名村民。

“如今历尽风波恶,飞栈连云是坦途。”路,通了,一通百通;基础设施,建起来了,一有百有。

“我今天在便民超市购买了七八样日常生活用品,现在很方便啊。”“我这个月蔬菜买了200多元。以前没有人来收购,吃不完的都烂地里了。”——有村民们这些话,对口帮扶单位及驻村工作队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凝心聚力向前进

只有凝心聚力,方能砥砺前行。

不管是在连州坪公路、南塘公路、综合服务站、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面,还是在示范村建设等其他扶贫项目方面,作为对口帮扶南塘村的五家责任单位——黄埔区司法局、黄埔区直机关党工委、黄埔区文广新局、广州开发区企建局、黄埔区妇联,敢于在困难面前担当责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拧成一股绳,积极配合,无缝衔接,做到经费支持零障碍,计划实施无干扰,齐心协力为南塘村描绘脱贫致富蓝图,与南塘村两委及青莲镇党委政府一道攻坚克难、同心筑梦。

三年多来,五家对口帮扶单位召开10多次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南塘村扶贫工作,为南塘村筹集帮扶资金近200万元;五家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有70余人次到南塘村指导推进扶贫工作,干部职工有400余人次到南塘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南塘村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也取得明显成效。

20183月,南塘村会同青莲镇政府成功举办了“青莲镇2018年油菜花热气球观光节”,以“全域旅游扶贫”为主题的各种精彩活动吸引了近万人参加。中央电视台驻广东记者站记者专门到南塘村800多亩油菜花基地摄制取景,基地油菜花被纳入全国美丽油菜花海风景之一。

20185月开始实施的南塘村示范村建设,目前已完成21条自然村规划设计,启动示范建设项目12个,完成了铁屎、苟坑、渡头村民活动室和篮球场、休闲小公园等一批文化娱乐设施建设。规模500多亩的中药材川弓种植基地亦已落地建成,与广州虹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虹天有机种植示范园和农旅结合产业项目正在规划建设当中。

截至目前,已完成南塘村全部36户农村危房的改造。126户贫困户“八有”指标全部提前实现。

示范村建设正在慢慢开花结果。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美丽的新农村一定会呈现在你的面前。

2019219日,这天正值农历元宵节。一大早,一首豪迈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从南塘村有线广播系统的喇叭响起,传向每家每户、飘向蔚蓝的天空……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革命红旗迎风飘扬,中华儿女发奋图强,勤恳建设锦绣河山,誓把祖国变成天堂,向前进!向前进!”

相关稿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