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协作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系统抓好“十四五”谋篇开局,单位全面建设取得新进步。我办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一、2021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突出政治统领,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强化政治思想行动高度自觉。一是抓实党史学习教育。认真学党史悟思想,突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等重点内容,办党组累计开展专题学习研讨41次,组织专题党课、学习培训24次。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办机关党委承办完成“民生微项目”,党员开展社区志愿服务700多人次,人人认领“微心愿”,市重点民生项目清单任务100%完成。二是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认真组织开展基层党支部评星定级,推动机关党支部与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不断提升模范机关创建成效。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指导督促协作系统基层党组织抓好班子换届、党费管理、党员发展和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1个机关党支部、2名党员受到市级表彰。三是纪律作风建设从严从实。认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落实市委巡察整改、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相关问题整改为抓手,深查细纠、立行立改,切实做到以查促改,以改促建。完善各类制度措施,建立内审机构,强化监督管理,确保用制度管人管钱管权。持续改进文风会风,从严控制文电数量,提升工作质效。四是意识形态工作全面落实。认真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党组班子组织4次专题学习研究。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规矩,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网络舆情巡查,开展舆情安全风险点排查,制定应对措施,确保遇有情况能及时有效处置。
(二)强化责任担当,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办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办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综合组、机关及直属单位防控组、驻穗机构防控组、对口帮扶防控组及对口支援防控组,逐级明确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全年共召开6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完善机制措施。制定办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突发疫情应急预案、接种方案、办机关消杀方案、督查方案、整改方案16个,修订办疫情防控工作指引6版,组织全办应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演练1次,定期统筹发放防疫物资并对办公楼进行消杀,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支援抗疫防疫。积极支援广州对口帮扶地区疫情防控,协调捐赠各类防疫物资价值近两千万元。根据市统一安排,组织党员突击队到荔湾区疫情封控封闭区域支援防疫工作,同时组织全办党员干部到街道社区支援疫情防控累计100多人次。
(三)聚焦重点发力,扎实推动对口帮扶工作
认真谋划新阶段广州与全国9个市州48个县(市、区)的对口帮扶工作,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站位、强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今年以来,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0.9374亿元,选派帮扶干部人才1372名,广州市场销售帮扶地区农产品超220亿元。东西部协作成效明显。调整完善广州10个区与毕节、黔南、安顺3市(州)23个县建立结对关系,制定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广州市加强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实施方案》《广州市进一步推进落实东西部协作各项任务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与3市(州)分别签署“十四五”期间广黔协作框架协议。深化产业、劳务、消费“三大协作”,制定完善《广州市加强劳务协作助力协作帮扶地区乡村振兴十二项措施》《广州市加强产业协作助力协作帮扶地区乡村振兴十五项措施》《广州市加强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十八项措施》等配套措施,创新协作模式,全力推动提质增效。《广州科技帮扶“六个一”助推贵州农业现代化提速发展》案例获省委常委叶贞琴、市委书记林克庆批示肯定。截至12月底,新增引进146家广东企业到协作地区投资,实际投资额72.08亿元;帮助当地11.74万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持续深化结对帮扶,协调推动广州610所学校、117家医院分别与协作地区819所学校、172家医院结对;149个镇(街道)、109个村(社区)、326家企业、138家社会组织与协作地区146个乡镇、898个村结对帮扶。省内驻镇帮镇扶村加快推进。研究制定《广州市对口帮扶地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组织广州10个区、83个市直单位、28家国企对梅州、清远、湛江3市22个县(市、区)78个镇开展“组团式”帮扶,组建前方指挥部、驻县(市、区)工作组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突出集中供水攻坚,组织广州市水投集团成立工作专班,赴任务较重的湛江、清远驻点帮扶,积极协调筹措社会帮扶资金,助力协作地区农村饮水供水提质提标。协调和配合当地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脱贫成果。对口支援力度不断加大。认真研究制定对口支援波密县、疏附县和巫山县年度工作要点意见。加强产业支援。开展“粤菜疆种、疆菜输粤”工程,流转7800亩土地,建成新疆首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推动广州酒家粤菜师傅团队打造波密“天麻宴”,波密县天麻扩大种植及深加工基地建设基本完成。加快推动疏附广州新城建设,实现商业入驻率达65%。加强智力支援。帮助受援地培训医疗卫生人才319人,组织动员广州教师援疆190人次,投入1545万元在疏附县97个中小学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强民生帮扶。投入1.8亿元用于疏附县人民医院、康复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硬件设施建设。深化交流交往交融,助力疏附县成功创建为“喀什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积极稳妥做好三峡移民维稳工作,圆满解决增城区中新镇福和五福社三峡移民耕地补偿信访问题。
(四)强化交流对接,深化拓展对口合作工作
认真研究制定《2021年与齐齐哈尔市对口合作重点工作计划》,积极统筹推动广州与齐齐哈尔对口合作,不断巩固深化合作成果。两市累计达成对口合作重大项目57个,投资总额213.3亿元,其中2021年新签约对口合作项目13个,总签约额27.3亿元。一是加强沟通交流。两市主要领导开展交流互访,深化合作共识,协调两市相关单位双向开展对接洽谈活动20余次,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二是深化产业合作。加快推动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重点合作项目,两市新增新签约对口合作项目13个,总签约额27.3亿元。促成齐齐哈尔向广东省销售粮食近20万吨;广东云鹰集团投资的马铃薯全产业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亿元,第一条全粉加工生产线已调试完毕,第二条全粉生产线已安装完成50%;广州福美集团低碳产业园一期工程已投产。三是拓宽合作领域。协调推动两市相关部门开展改革管理、人才培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对接,促进互学互鉴。协调落实年度航线补贴,确保“广州-沈阳-齐齐哈尔”航线稳定运行。
(五)全力服务大局,务实推进区域合作交流
积极对接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一是协调推动战略对接。协同完成广州与海口、三亚等城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联动发展。强化与湛江、云浮、肇庆等地交流合作,加快形成省内“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加强与粤桂黔滇川高铁经济带沿线城市、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城市、“成渝”经济圈城市的沟通交流,协调推动开展经贸合作。二是深化国内城市合作。组织完成与长春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协同完成与南昌、南宁、湛江等城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不断扩大广州“朋友圈”。组织广州企业参加“粤贸全国”各项活动,支持国内友好城市来穗举办各类推介会、产品展示展销会,签约项目金额100余亿元,圆满完成招商引资年度任务。三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成功举办第29届广州博览会,设综合展、专业展、专展共7个,展览面积7万平方米,展位3500个,数百家企业参展,为推动国内外城市的政务交流、商贸合作、产品展销、高新技术展示等搭建平台,有效拓展了“广货”市场。
(六)深化“双向”服务,着力提升驻穗机构服务管理水平
扎实做好驻穗机构服务管理工作,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一是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外服务窗口的日常服务管理,全年共协调解决驻穗机构设立备案3项,变更27项,撤销16项,完成年度报告122项。组织修订《全国各地驻广州市办事机构设立管理规定》。二是推动双向交流。协助组织第二届中国会长经济合作峰会暨地方政府招商介会、广西在粤“壮族三月三”文化旅游推介会、“粤黔东西部协作”工作推进会等活动,组织部分驻穗机构和所联络的企业、商会赴广州对口地区开展爱心捐赠,协调推动驻穗机构与广州龙头企业对接,开展经贸交流合作。三是共建平安广州。指导和督促驻穗机构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平安广州建设、安全生产、民族宗教和来穗人员等工作,完善维稳应急处置机制,推动形成联防联治的良好格局。
此外,认真抓好督查督办、财务预决算、档案、保密、信访、垃圾分类、新闻宣传、统一战线、国家安全人民防线、政务公开、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依法治市、普法教育、应急管理等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用高标准衡量,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新阶段对口帮扶工作还需加力,东西部协作在村企结对、社会帮扶方面还有差距。二是与东部地区合作交流还不够活跃。
二、2022年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聚焦中心、服务全局、稳中求进”的总体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广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一)突出政治建设。以喜迎二十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落实“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要求,持续深入抓好理论武装,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抓好整改工作落实,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加强党组自身建设和机关党委、机关各支部及驻穗机构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发挥统一战线作用,统筹优势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筑牢思想防线,积极打好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持续抓好信访、保密、新闻宣传、政务公开、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依法治市、普法教育等工作。
(二)深化对口帮扶。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省内驻镇帮镇扶村和对口支援工作,优化协作模式,持续深化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加强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推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资源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动员发动社会帮扶力量开展结对帮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扶持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供水等,助推县域、镇域、乡村发展能力的提升。
(三)拓展区域合作。精心筹办第30届广州博览会,进一步提升办会规模和质量,助推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组织广州名优企业参加国内重要展会,提升广州产品在各地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帮助广州企业在各地发展,协助省商务厅开展“粤贸全国”活动,助力广东畅通内循环,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增创发展新优势。发挥驻穗机构、联谊会等机构组织的功能作用,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更多优质企业来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