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龙医疗卫生对口合作共建一体化远程心电诊断网络——远在深山有“专家”
最近,武平县岩前镇大布村68岁的村民李大爷得到有效救治。得知为他进行心电图诊断的是40多公里外的县诊断中心专家,李大爷感叹:“远程医疗救回了我的命。”
当日,干完农活的李大爷突感胸口闷痛,呼吸困难。村卫生室医生通过新配备的心电设备将李大爷心电数据传输到了武平县总医院心电网络诊断中心。中心主任刘翠莲查看心电图后,不到10分钟即反馈其诊断结果: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医院当即实施胸痛中心绿色通道,40分钟后患者就被送至县医接受急诊手术。最终,手术顺利完成,老人脱离危险。
这样及时便捷的诊疗,得益于广州市荔湾区与龙岩市武平县医疗卫生对口合作,建立延伸村级的一体化远程心电诊断网络。
心血管疾病的黄金救治时间很短,急性心肌梗死晚一分钟处理就增加一分生命危险。
武平县地处闽粤赣交界,大部分村落遍布山区,就医的交通、时间成本一直是个“老大难”。再加上群众对心血管疾病认识不够,一些患者因没有得到及时诊断,错失救治机会。
广州龙岩对口合作开展以来,广州市荔湾区为武平县村卫生所配备了一批总价值300多万元的心电图仪器,打通了村级实现心电诊断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心血管病救治网络延伸至基层,串联起武平县16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及90家村级诊所,实现区域医共体内部的心电检查数据集中和共享。“胸痛患者发病后,乡村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初步评估与紧急处理,然后通过‘心电一张网’与我们紧密联系,实现患者的快速转运与无缝对接治疗。”刘翠莲介绍。
远在深山有“专家”。如今,即便地处偏远山村,心血管疾病急救效率也得到显著提升,基层急救能力大大提升。数据显示,建立村级“心电一张网”以来,累计心电图筛查500余例,发现潜在心血管疾病风险165例。已成功救治5例急性心梗患者(最短转运时间仅28分钟),村级首诊准确率提升至85%,患者从发病到接受治疗的平均时间缩短40%。“心电一张网”项目实施的背后,是两地医疗资源的深度融合。荔湾区不仅捐赠医疗设备,更建立起“云端带教”机制。通过“远程诊断+带教指导”,不仅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也提升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急救能力和水平,构建从发病到救治的全程绿色通道,让患者在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内得到抢救。
“接下来,我们还要为村卫生所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强化村一级胸痛急救站建设,为百姓织就更紧密的生命守护网,让‘湾区+老区’协同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昨日,武平县总医院院长吴梅书说。


分享到: